提到六期環保,相信許多人都有聽過,但~真正知道其規範內容的人應該不多,所以小編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從環保署的網站上找到了一篇2011年所發的公文(詳見下圖)
當時已預告將在民國104年實行六期環保,大概的意思就是車廠的引擎族裡(例如勁戰 GTR BWS就是同個引擎族)要有一定的比例須符合怠速時 CO=0%、HC=0ppm的排放,也就是除了上述的三款車之外,還要再生產一台怠速零排放的車種出來,而且還需配備車上診斷系統(On Board Diagnostics,簡稱OBD),台灣的機車廠商在聽完這份公告之後無不跳腳翻臉,政府訂定這樣的規定未免也太過嚴格,其實最大的癥結點在於那套 OBD,因為目前還沒有廠商願意生產那套系統,而且成本也太高,如果真的裝上,成本預計會增加兩萬元左右,對於現在新車已經居高不下的價格來說,絕對是個 雪上加霜的情況,所以~~~~後來環保署在2013年又公佈了修正的法案
修正版的公文裡就沒有強制要求需要用汽油引擎來達到零排放,而是只要年銷量有超過一萬台的品牌,只要品牌裡有生產不管是用混合動力,電動車種,或是引擎族 裡有怠速熄火裝置的車種,就能符合六期環保的規定,但還是要裝置OBD,因為那是聯合國制定的環保法規(Worldwide Motorcycle Test Cycle)簡稱WMTC,然後實行的日期也延後了,不過,目前OBD那套還是一樣無解~~~~不過也沒關係啦,那些事就交給政府與廠商去煩惱吧!!我們 不就是想要單純的騎車而已~
--HONDA--這個在台灣機車族裡,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尤其是以250C.C以下的速克達來說,如果在茫茫機車海裡看到新款HONDA速克達的身影,就好比是在石頭堆裡看到鑽石一樣,格外亮眼與新奇
在車身的左右側殼上,有著鍍鉻立體字的AIR BLADE,BLADE可解釋為刀片的意思,所以台灣玩家習慣稱她為'空氣刀'
隨著鍍鉻下方紅黑拉花的貼紙往前延伸,可以看到大大的125數字,也就說明了這款車是125C.C的車種
接下來我們把視線往上方移動,可以看到與一般國產車不同的地方,就是坐墊是採用雙色處理,根據不同的車色,坐墊也會有不同的搭配,像這台就是以紅白黑三主 色所組成,所以坐墊就是以紅色為主要配色,這三個顏色相當能代表HONDA機車的企業色,因為HONDA的長青車款CB-1300,就是以街車造型+大圓 燈然後搭上紅白的經典配色,造就了全球機車界難以撼動的地位,所以紅白色搭上HONDA,一整個就是對味,騎上街頭,要人不注意都難!!!
手把右側的開關部分我們可以看到,與國內國產車的配置差不多,就惟獨在許多車種是警示燈的位置,在本款車變成怠速熄火的控制開關,當切在IDLING STOP的時候,就開啟了怠速熄火的功能,在文章的後段將會有關於這套系統較為詳細的解說,這邊就先暫時跳過
手把左側的部分呢,最大的差別還是方向燈與喇叭位置的不同,目前HONDA許多新款車系都已改成這種按鈕的配置,對於剛接觸到的騎士都大喊不便,但就小編 在這兩個禮拜的接觸後,發現這樣的配置真的比較符合平常的用車習慣,主要的差異是,拇指不需要平舉到90度就能切到方向燈,在連續切換方向燈時能較為靈活 快速,建議有看到實車時,多操作幾次,便能瞭解到小編所說的意思
簡潔有力,辨識度超高的單環儀表,與LEAD 125一樣,背光是採全時點燈的方式,開啟電門時,步進馬達也會做一次掃表的動作,儀表由左上到右下分別為遠燈指示,水溫過高指示,怠速熄火指示與引擎噴射系統檢測燈,油表與里程的部分就顯示在下方的液晶區塊
在後煞車拉桿的部分,前方多了一根短短的卡榫,能在拉下後煞車時將後煞車的拉桿給固定住,功能就類似手煞車
操作上需要兩隻手一起(一手拉煞車,一手壓卡榫),小編還是覺得馬車125的手煞車功能較為便利
這張圖示是連動煞車的部分,在前煞車手把下方還有一條鋼繩帶動前煞的活塞,爾後有機會再跟代理商詢問,看看可否拆開來拍照,讓有興趣的車友們來好好瞭解一下完整版的連動煞車構造
前土除一樣有Combined Brake System的貼紙,這套系統我相信在車主或實際體驗過後的駕駛,對於其煞車穩定度的表現,印象應該是相當的深刻
前碟盤的大小跟LEAD 125一樣,同為220MM,搭配單活塞的卡鉗,特別的是,碟盤上也印有NISSIN的字樣,雖為東南亞的車種,不過用料卻不馬乎
前後輪的尺寸較為特別,同屬14吋的系統,許多機車的玩家一看到這種尺寸,就會馬上聯想到東南亞國家機車的造型,小編不否認,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在 騎乘之後,發現她相當能適應台灣的路況啊XD,整體的舒適度相當良好,不管是連續彈跳路面,或是超級凸出的人孔蓋,都能輕鬆應付,感覺再過不了多久,說不 定14吋輪胎的速克達,也能在台灣有著不小的佔有率喔
後輪也是14吋,不過胎寬就稍大了點,前後的尺寸分別為前輪尺寸: 80/90-14 後輪尺寸: 90/90-14,目前只有原裝的料件可以買,不過代理商有接洽到台灣本土的輪胎廠,將會加入販賣這種尺寸的輪胎,所以後勤部分可以不用擔心
側面來看,其實久了也還算蠻耐看的,尤其是烤漆的部分,原廠烤漆部分是珍珠漆,而且白色的部分是使用粗粒的白珍珠,效果就是大太陽底下會很雪白,而國內的 車廠習慣用細的白珍珠,太陽底下會稍微的泛黃,如果談起烤漆又會是另一篇不同的章節,本篇的重點不在此,所以這邊就不便再多加贅述
引擎部分與LEAD 125和另一款PCX 125為同一引擎族,所以水箱的位置也都一樣
後避震為雙槍系統,穩定度也有相對的提升,據車友雙載之後的心得,再處理坑洞方面,車身並不會劇烈的跳動,可以感受到車身剛性與雙避震所帶來的高度穩定與 信心,車友本身是騎TMAX的,常常與女友雙載出遊,對於本車雙載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驚訝的好,當然,標準每個人不同,如果店家允許的話,建議可以試乘 一段路看看
這邊可以看到是LEAD 125所沒有的踩發踏桿,在上次LEAD 125那篇有人提到,如果在電瓶完全沒有電的情形下可否踩發,小編這次有針對這個問題作了測試,實驗結果會在文末以影片的方式呈現給各位,請仔細看完全文喔^^
煞車燈的部分是由六顆LED所組成,那方向燈是因為台灣法規的因素,所以又加裝了一對方向燈組,交車時會附上兩顆原本的方向燈泡,再把線組插回原本的方向燈線組上,就能恢復"原廠"式樣了
許多人第一次看到大燈的時候都會驚訝說,哇~~魚眼的耶!!但實際上只有半套而已,但這個設計在機車界裡也算是相當的特別,用傳統的反射罩+魚眼投射,說實在的,一開始我也相當的好奇,到底晚間的效果如何呢??讓我們賣個關子,等等再揭曉吧~~
其實這樣的設計,可以讓車頭看起來殺氣十足,燈殼裡又不會有一般純魚眼那樣的單調,還是可以藉由反射罩的造型去勾勒出整體的線條美,也可說是個一舉數得的設計阿~~
燈泡的規格為HS1 35w/35w的,規格也是相當的普遍,可以看到魚眼是屬於半懸空試的設計,這樣的做法也能節省不少魚眼的成本
找了一片牆來看看近燈的燈型,可以看到兩顆魚眼投射出來的形狀相當完整,切線整齊,沒有傳統反射罩漏光的問題
遠燈也相當的集中,接下來就試試在路上的表現吧
在重劃區找了一條路底沒車沒燈的地方拍攝,我們可以看到,用反射罩+魚眼竟然可以打出這麼漂亮的光型,這讓小編相當的驚訝,不多加說明還以為是純魚眼所打出的光,而且涵蓋的範圍很廣,右邊雜草的區塊都還有許多被涵蓋到的地方
遠燈的效果也是驚人,完全集中在一個車道,可以對照一下近燈的左邊部分,遠燈幾乎沒超過中間的分格線,而且距離也相當遠,這個大燈效果可為這車加分不少
後來小編模擬了雙線道的涵蓋範圍,我們可以看到這組大燈一樣很輕鬆的涵蓋了兩個以上的車道寬度,這個對於需要或喜歡夜跑山路的駕駛來說,是個相當重要的安全配備,可以對照一下左邊那支電線桿,就能比較清楚的知道其涵蓋範圍的效果
遠燈一樣,範圍就是在車子的正前方這一條範圍,旁邊的雜草也都不見了,光線幾乎沒有被打散,在看到效果之後,小編又再一次佩服原廠的設計功力
以上是關於AIR BLADE車輛的介紹,希望大家對於這台車能有個初步的瞭解,接下台的單元我們就來個油耗的測試吧~~
關於油耗,我想,再做省油的測試已經不稀奇了,所以小編就反過來做暴力的油耗測試,期間總共花了三天的時間,一有機會就騎車出門,每次起步都是油門到底, 然後關閉怠速熄火的功能,其中一天還騎往台中的向上路五段到大肚的監理站,台中人應該都知道,過嶺東後是長達將近三公里的長爬坡,油門也是不客氣的一路到 底,這樣的測試相信已經不是平常騎車人的習慣,不過,我們秉持著找麻煩的精神,就來看看這台車的成績吧!!
首先,先把油箱補滿,不管之前有多少油量,把油補滿,里程歸零,三天後再到同一間,同一把油槍加滿作為成績結算
區間里程歸零,準備接下來三天的挑戰,當然,依照慣例,就是中間全部快轉跳過,直接看結果囉~~~
第三天加了3.29公升
一共跑了127公里,這樣換算下來 127除上3.29等於38.601823,也就是一公升還有38公里的成績
這個小編我直接是無言了...........,因為我手真的轉的很酸阿,每次都要轉到底起步,很辛苦滴~~~~
不過,這也只是個參考值,測出來並不是要說她有多厲害,而是讓更多人了解到,真正有功力的車廠,是一間能夠做出會跑的車,也能夠有技術做出省油的車,而不是一昧的追求最大馬力與最大傾角,這樣也不是所有消費者想要的,有競爭就是好事,才不會一直原地踏步
接著下來是怠速熄火的章節,我們用影片搭配文字敘述,來讓更多人知道這套系統的過人之處
在看影片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這套系統主要的運作方式,在啟動怠速熄火系統首先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水溫需達到60度以上,第二個是第一次發動 後,時速有超過10公里,第三個就是車輛停止後怠速超過三秒,然後油門開度等於零,只要完成以上三個條件,就能啟動這套系統,這邊有個重點需要提示,就是 在每次開電門的第一次發動是不會自動熄火的(因為時速沒超過10公里),就跟一般的車種一樣,正常的怠速,小編也特別測試了在長下坡時,只要時速沒有歸 零,就算油門不轉,用怠速滑行也不會熄火,系統上是有去讀取在傳動上方的速度感應模組訊號,而如果系統偵測到電瓶電壓不足,可能無法在下一次順利發動的 話,車輛也不會熄火,其實整套的系統都有去考量到日常生活會遇到的情況,可算是設想的相當完善,相信怠速熄火這套裝置以後會在更多的機車上出現
接著我們在重劃區找了一個紅綠燈正常運作加上車流量超少的路口做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0sUrSn-6I
首先是單人,各位可以把音量稍微調大一點,去聽看看有沒有啟動馬達的聲音,各位在看到小編轉油門時,好像反應很慢,其實前面轉的那段是油門的"自由間隙",也就是空轉區,實際上輕轉就發動了,可以多來回幾次觀看便能了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4cSccNepw
接著是模擬一般車種在沒有這套系統時,停紅綠燈所產生的排氣噪音,AIR BLADE一樣,在啟動時,完全沒有啟動馬達尖銳的啟動聲,非常迅速且安靜的起步離開,就像沒熄火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izLa2TY70&noredirect=1
再來是如果大家一起在路口熄火,那樣會是個多麼祥和的畫面阿~~整個路口安安靜靜的,很舒服,同時也可以比較到,如果用傳統熄火的方式,需要在每次停紅綠燈時,關閉電門-->重新打開-->然後發動-->起步離開,一來一往無形中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RRV4jyKxQo
最後這段影片中所出現的轎車不是安排好的,而真的是路人甲XDD,在這段影片中,友人的車輛刻意放慢發動離開的速度,用意是在是在放大啟動馬達的聲音,與AIR BLADE這套系統只要轉動油門就能迅速發動的便利性
好的~~~以上我們用影片來解釋怠速熄火裝置,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更清楚這套系統的迷人之處呢^_^
P.S:在拍攝這四段影片可是花了不少的時間,因為每段影片都不只拍攝一次,每次拍完就要重新等紅綠燈讀秒,而且只要有錄到太多雜音就必須重來,相當的辛苦
真的是用很簡陋的設備在拍攝阿~~~~
如果有什麼傷眼的部分,還請多多諒解,謝謝各位!!!
最後就是踩發的測試影片,我們直接把電瓶負極給拔掉,這樣就是完全沒有電,如果還能發的起來,那這台車的發電量就可以算是相當的足夠,能在踩發的瞬間供給汽油幫浦噴油,我們來看看結果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oiE3OIxyI
結果也可以說是相當讓人振奮,因為國內又多了一台可以在完全沒有電的狀況下,自行踩發啟動的噴射機車了,不用怕因為突然的沒電而顧路,那為什麼同系統的 LEAD 125沒有呢??這....我也不知道,代理商也不知道,我想.....只有當初研發的人員才能解釋為什麼了,所以,這個問題無解,只能請各位讀者多多的 包含,謝謝^^
文章的最後,小編來分享一下國外的改裝影片,別想說這種車看起來沒什麼喔,人家改的可也不比台灣差,有些也是相當的有個人風格,最後我們就來欣賞別人的作品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BKisKK6-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cPHTMTWx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Xckp7lW3M